阅读是一种低刺激的娱乐

2025年04月07日

我曾经抱怨过读书很无趣,但最近似乎又喜欢上读书了。我删掉了手机上的PVP网游和小红书,开通了一年微信读书会员(因为图书质量的关系没有使用zlibrary),拉上爱人和她的朋友组建了读书小队。靠着微信图书的激励系统,像是读书时长和打卡挑战,我把零散的刷小红书环节,变成了读书环节。

累的时候就读一会儿小说,有精力的时候就读一会儿教育书籍。我并没有去思考读书能收获什么,只是凭兴趣去读。当我戒掉电子游戏之类的高刺激的活动,读书也变成了可以获取许多乐趣的事。这么看来,我想阅读是一种低刺激的娱乐方式。

娱乐活动并没有高低,只要不去吸毒酗酒抽烟赌博......但是渐渐的,我似乎也更能其他低刺激的活动中获取乐趣了,像是简单的烹饪和家居。

向往挂逼生活

2025年03月20日

最近,我看到一个视频博主“小 A 在上网”。他在网吧里“挂逼”,记录自己在网吧连续玩大半天,吃缺乏营养的食物,然后在简陋的旅店凑合过夜。他在全国各地穿梭,过着相同的日夜颠倒的生活。虽然他的资金来源成谜,但这种低成本的自由生活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和向往。

网吧是我初高中时秘密的快乐源泉。我并不是真正喜欢游戏,而是利用它逃避学业,脱离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视,享受短暂的自由。网吧是个逃避现实和责任的地方,类似于社交网络、赌博和“躺平”,都是舒缓生活压力的出口。我向往无人监管的自由生活,但也落入了游戏的陷阱。

首先我独处且无人监管时时的生活并不理想:缺少安全感,吃饭不规律,学习缺乏动力,连爱好也无力开展。这是我的弱点,也是需要锻炼的地方。有了伴侣后,我的大多不安全感随之消散,生活勉强能够“正常运转”,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仍然偶尔袭来。

我现在也会偶尔落入游戏和社交网络之类的陷阱,特别是压力大的时候。也许你会说,那就在有压力的时候找一些正向的事情做啊。可惜类似看书和锻炼,总是不像那些设计出来让人上瘾的活动一样。社交媒体有许多幽默和新奇的信息,而游戏的设计就是为了刺激人的多巴胺分泌。

我最近卸载了手机上的小红书和网络游戏,也同时开始思考如何从平凡的活动中获取满足感,像是打扫了厨房和地面,读了几页书,做了 10 分钟超慢跑,或是读了一篇论文。这和最近流行的多巴胺排毒(或称多巴胺断食)的概念类似。

对科研工作的态度

2025年01月07日

想到研究,我是有一些热爱的,有许多未知和工作想去了解,但是我依旧会常常拖延。这和我高中初中的道德习惯有关吗?

我以前总是认定自己不是一个努力的人,所以我不可能一天全心全意的做某件事,老师和同学对我的评价也是如此。“他聪明但不够努力”,于是这成了我对自己的定义,辨证了一种自我实现。“不努力”的自我标签会我时常逃避想实现的东西,因为我想着“今天已经做了很多,继续下去那就不是我应该做的了”。虽然过度的工作也不好,但我现在是在努力光谱的另一端。

既然我现在有了一些热爱的东西,所以不应该再受困于十几年前的评价,而应该摆脱那些自己的定义了。我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习惯,成为一个我更想成为的人。

阅读没有意义吗

2024年11月04日

为什么读书?以前只觉得读书单纯的是 ” 好 ” 的,读一本名著仿佛自己的人生也升高了一级,但并不是这样的。如果是为了享受,那么我更喜欢游戏之类的?当然,我现在也不怎么喜欢游戏。沉浸在幻想世界中让我感到不适。如果是目的性的学习读书,在科技时代那么有比读书更高效的方法。

读书倒是可以沉心静气,不过打坐冥想也一样可以做到。是我太老了以至于对读书之类的没有耐心和新奇感了吗?

睡前和爱看小说的爱人谈了这个问题。她认为读小说是她了解世界中的规则、思想和视角的一个途径。我不爱读书,但是会坚持阅读网络上的文章,也是阅读的一种,无需拘泥于经典名著或是大部头的书。我最近确实没有发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,不看就不看吧。

我的童年创伤

2024年10月04日

虽然标题写的很严肃,但至今不会去想这些事了,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去给自己撒一把盐。

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,大多数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。当时的很多细节记不太清楚了,但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起床,发现爷爷不在家。大概是因为老人起得很早,已经去村上的小水电站工作了。结果是哭的太大声,同住一个院的叔叔婶婶把我叫了过去,在他们床上继续睡了一会。这件事导致后来叔叔家因为争夺这间破院子做出伤害老人的行为,但我一直记得他们把没人管的我领回家里的举动。站在他们的角度,也有可能是受不了隔壁小孩的哭声,但对我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了。

后来,因为叔叔婶婶和老人的矛盾,我到了镇上上学,并且和父母住在了镇上的房子。即便如此,通常也是我独自入睡,妈妈在楼下忙着生意,爸爸则不知所踪。我通常会看动画看到结束,等待家人上楼睡觉,许多时候甚至不得不看动画片之后播出的 ” 天线宝宝 ” 来熬夜。再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房间,也开始一个人睡觉了。相同的是我依旧害怕独自睡觉,所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变成了看书,直到困得直接睡着,忘记了恐惧。有一段时间,我甚至会拜托楼下饭店的服务员或是晚自习下课的姐姐坐在旁边,亮着台灯等我睡着。

我小时候喜欢看当时科技频道新播出的走近科学,但后来开始播放著名的 ” 奇幻 ” 系列。记忆最深的是 ” 谁在背我飞行 ” 系列,主角声称在睡梦里被外星人背着飞到了别的城市。现在听来实在是鬼扯,但对当时对睡眠恐惧的我,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。当时和家人一起看完,我说要去姐姐床上睡觉,但被父母以 ” 练练胆子 ” 为由放到了另一间屋子。结果是我硬生生开着台灯坐了一晚上。

初中开始,我便是在外租房和不同的家人住了。可能是学业也可能是青春期有太多要面临的事,对这些虚无缥缈的恐惧开始无暇思考。只是我开始越来越严重的熬夜,大学和读研期间仿佛只有白天才能安心入睡。前段时间的一个晚上,女朋友外出见朋友,我又体验到了很久没有过的感受,好像又变成了一个孤单的小孩独自在家,什么也不想做的同时内心又有一丝莫名的恐惧。